2022年11月14日是第16個“聯合國糖尿病日”,今年的主題為“教育保護明天”。
為讓廣大群眾正確認識并了解糖尿病,學會保護自己的健康,慈海醫療為大家帶來糖尿病的相關科普知識,讓大家不做“小糖人”。
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!
糖尿病是什么?
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。在遺傳或不良環境因素作用下,體內胰腺中的胰島素分泌不足,引起糖代謝紊亂,糖分從尿中排出體外。
診斷糖尿病的血糖標準:
任意時間靜脈血漿葡萄糖≥11.1mmol/L;
或空腹血漿葡萄糖≥7.0mmol/L;
或餐后2小時血糖≥11.1mmol/L。
典型癥狀:多尿、多飲、多食、消瘦等。
糖尿病的高危人群
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及(或)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為特征的代謝病。
具備以下因素之一,即為糖尿病高危人群:
1、年齡≥40歲;
2、超重與肥胖;
3、高血壓;
4、血脂異常;
5、靜坐生活方式;
6、糖尿病家族史;
7、妊娠糖尿病史;
8、巨大兒(出生體重>4Kg)生育史。
6.1mmol/L ≤ 空腹血糖(FBG)<7.0mmol/L,或7.8mmol/L≤餐后兩小時血糖<11. 1mmol/L,為糖調節受損,也稱糖尿病前期,屬于糖尿病的極高危人群。
糖尿病的危害
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、蛋白質代謝異常,長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種器官,尤其是眼、心、血管、腎、神經損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,導致殘廢或者過早死亡。
1、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較同年齡、性別的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-4倍,并使心腦血管疾病發病年齡提前,病情更嚴重;
2、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壓和血脂異常;
3、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導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;
4、糖尿病腎病是造成腎功能衰竭的常見原因之一;
5、糖尿病足嚴重者可導致截肢。
糖尿病的并發癥
常見并發癥:卒中、心肌梗死、視網膜病變、糖尿病腎病、糖尿病足等;
急性并發癥:糖尿病酮癥酸中毒、高滲性昏迷、急性感染、乳酸性酸中毒、低血糖昏迷等;
慢性并發癥:心、腦、肝、腎、眼、足、皮膚、胃腸等部位的神經及血管的損害。
糖尿病的預防
1、戒煙戒酒;
2、保持合理膳食、經常運動的健康生活方式;
3、健康人群從40歲開始每年檢測1次空腹血糖,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議每半年檢測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時血糖;
4、及早干預糖尿病前期人群;
5、通過飲食控制和運動,使年輕糖尿病患者體重指數<24,老年糖尿病患者體重指數<28,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發生糖尿病的風險下降35-58%。
合理膳食
適量主食,粗細搭配:適當吃主食,建議全谷物、雜豆類占主食的三分之一,提高飽腹感的同時還可以提供充足的膳食纖維;
科學吃肉:常吃魚、禽、蛋和畜肉類,限制加工肉類攝入,豆制品中的大豆蛋白有助于降血脂,可替代部分肉食;
清淡飲食,少油少鹽:每日烹調油25-30克,以植物油為主,減少動物油脂和反式脂肪酸攝入,每天食鹽攝入不超過5克;
食物多樣:每天至少吃12種食物,每周達到25種食物,有助于全面攝入營養,維持體內環境和代謝的穩定。
健康咨詢熱線:
185 0636 7203(徐主任)
醫院地址:
諸城慈海中西醫結合醫院
(東武北街六合小區西門)